在司法实践中,可以从欺骗内容、欺骗程度和非法占有目的这三个方面对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进行准确区分。
一、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定义
民事欺诈:
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使他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刑事诈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行为过程: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二、从“三个方面”进行准确区分
1.欺骗内容
民事欺诈是个别事实或局部事实的欺骗。
仅部分事实是欺骗,例如对数量、质量等进行欺骗,但行为人还是履行了合同。
刑事诈骗是整体事实或全部事实的欺骗。
整体事实都是欺骗,行为人根本就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意思。
2.欺骗程度
民事欺诈,虽然采用欺骗手段,但并没有达到使他人无对价交付财物的程度。
刑事诈骗,采用的欺骗手段达到了使他人产生认识错误并处分财物的程度。
如果被害人虽然被骗,但获得了与所交付财物的价值大致对等的商品或者服务,则更倾向于是民事纠纷。
3.非法占有目的
有时候,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的行为方式完全相同,所以不能仅从行为方式上区分,还应进一步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非法占有目的,是指通过欺骗方法无对价地取得他人财物。通俗来说,就是想“空手套白狼”。
只有刑事诈骗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则不能认定为刑事诈骗。
同时,要区别于以营利为目的。以营利为目的,则是指通过某种欺诈性的交易活动获得利益。
三、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不同后果
1.民事欺诈需承担民事责任
合同无效、返还财产、赔偿损失
2.刑事诈骗需承担刑事责任
刑事诈骗构成犯罪。在我国刑法中,规定了诈骗罪,还规定了特殊诈骗罪,包括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